下周三就是蔡總統連任就職日,由於疫情使得兩岸關係更加惡化,美中之間的對抗也全面升高,蔡總統就職演說如何表述兩岸路線,備受關注。
無巧不巧,就在蔡總統發表就職演說的前兩天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將舉行年會,台灣能否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,成為攻防焦點;而蔡總統就職演說過後,大陸全國兩會跟著登場。世衛的攻防會不會影響蔡總統的演說內容,進而衝擊北京當局對台政策宣示,幾個政治時程一環緊扣一環,加上近來美、中在南海、台海頻繁武力展現,氣氛緊繃到讓人無法喘息。
古云兵凶戰危,任何無視於台海緊張而故作樂觀狀,甚至以為「天下大亂、形勢大好」,當然是昧於事實的揣想。不過所謂危機者,乃有危亦有機,就看危有多大、機有多少,更重要是能否化危為機,這對兩岸皆然。
最近大陸國防大學教授喬良發表〈台灣問題攸關國運不可輕率急進〉一文,引起兩岸熱議。喬文的重點簡單說就是大陸目前「不應攻台」,因為這會壞了更偉大、更重要的大事。由於喬良是軍方智囊(《超限戰》作者),文章及訪談發表後雖起爭議,但未見刪除,合理推測至少是官方默許,甚或有意藉以澆熄網上武統聲浪。果如此,正顯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大權在握,毋需藉出兵台灣來轉移黨內壓力。此前有關中共內訌激烈、習大位不穩的傳言,已不攻自破。
按此思路,當前習近平仍是以「兩個一百年」為首要目標,第一個百年就是明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,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進而才能鞏固領導中心,為後年的二十大布局。喬文所稱「台灣問題並非我復興大業的全部內容,甚至連主要內容都談不上」,以及「中國在解決台灣問題上首先應該有戰略定力,其次要有戰略耐心。」意在言外,深蘊在此,值得細細體會。
相對於習近平,蔡總統自也有其戰略目標,要在第二個任期繳出成績單,並為2024後民進黨的延續執政奠基,兩岸關係則是無可迴避的問題。在這種情勢下,有人擔心綠委提案修改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,把「國家統一前」等字眼刪除,可能突破對岸紅線,造成兩岸緊張。這種擔心其實是多餘的,因為上述提案真正目的不是為了通過,而是一種政治表態,讓蔡總統的就職演說有更大的區隔空間。
兩岸關係誠然複雜,但「不武、不獨、不統」的現狀畢竟是幾十年累積形成,有其平衡規律,不致因一時的偶發事件驟然改變。近日有評論者指,「新三不」可以最低限度地滿足台、中、美,因為「不武是台灣要的、不獨是中共要的、不統是美國要的。雖然三方都不算滿意,不過都可以接受。」這其實是各方理性盤算下的結果,更沒有道理隨意就去打破。
當然有人會擔心,美國為防堵中國,近來台灣牌越打越響,會不會為成為製造意外的第三者?這種擔憂雖不能說毫無依據,不過從美國婉拒幫台灣在世衛大會提案來看,美國打台灣牌還是有節制的,不會貿然出手。
台灣需要關注的其實是2022年。習近平能否在兩任屆滿後繼續掌權,要看2022年中共二十大,屆時對台政策不無可能成為敏感的平衡槓桿。因此,明年對兩岸關係更重要,今年520只是過場,兩岸不會有事的。
(作者: 黃清龍/ 文:轉載中時電子報)
Commentaires